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阵地 >> 志愿服务 >> 正文

践青春之行,绘家乡新篇|2025年交通管理系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风采展示(一)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2-24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交通管理系团总支于2025年寒假期间积极组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在学习实践、家乡建设等各个领域展现担当作为。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风采吧!

蔡炜: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尚

2269D

蔡炜,女,汉族,2004年8月生,江西赣州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交通管理系2023级虚拟专业1班学生,现任班级学习委员,在校期间荣获优秀班干称号。

返乡事迹

寒假期间,蔡炜积极参与上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作为志愿者,她亲手将“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的提议书递到群众手中,并鼓励大学生从自身做起,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宣传者,共同摒弃以金钱衡量婚姻幸福的旧观念。

个人心得

在担任志愿者期间,村民们积极响应此次宣传,但也存在部分抵触情绪。究其原因,高额彩礼在他们心中是家庭面子的象征,是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但随着宣传的深入,许多人开始反思高额彩礼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为家乡文明新风建设贡献了一份绵薄之力。

36CC9

李海林:安全知识教育,守护孩子成长

A6098

李海林,男,汉族,2006年9月生,江西赣州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交通管理系2024级智能制造1班学生。

返乡事迹

寒假期间,李海林化身为家乡孩子们的安全知识小讲师,为他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课。课堂上,他详细讲解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预防溺水和预防拐骗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亲身体验,让孩子们掌握了实用的安全技能。

个人心得

在返乡实践教育活动中,我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创新形式,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实践课程。当看到孩子们主动向家人复述安全口诀时,我深切体会到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安全意识的播种人。

段文俊:电子厂实习,锤炼实践能力


72564

段文俊,男,汉族,2006年3月生,江西南昌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交通管理系2024级智能焊接4班学生。

返乡事迹

寒假期间,段文俊选择进入一家电子厂实习,主要工作有熟悉电脑配件的种类、规格、型号等基本信息。他仔细核对实际物品的信息与送检入库单所记录的信息是否一致。同时,他还负责数据录入工作,将盘点表收集后由专人负责将数据录入电子表格。

个人心得

我善于在工作中总结规律和方法,比如对于常用配件采用特殊的标记或存放方式,以便在下次清点时更加便捷。通过对库存数据的分析,我能够了解哪些配件周转速度快、哪些配件容易积压,从而为采购和销售策略提供参考依据。这段实习经历为我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邹佳敏:酒店前台实践,提升服务能力

6E05C

邹佳敏,女,汉族,共青团员,江西吉安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交通管理系2023级空中乘务1班学生,现任班级组织委员。

返乡事迹

寒假期间,邹佳敏进入一家酒店担任前台工作人员。她始终以热情饱满的态度迎接每一位到店客人,主动问候并提供帮助。面对客人的投诉,她耐心倾听,积极安抚情绪,并迅速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跟进处理进度,直至客人满意。同时,她还协助安排叫醒服务、行李寄存、叫车等个性化需求,为客人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个人心得

在酒店前台实践期间,我收获颇丰。初到岗位,面对复杂的系统和形形色色的客人,手忙脚乱是常态。但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掌握了工作技巧。这段实践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沟通与应变能力,更让我明白服务行业的核心在于用心。每一次微笑迎接、每一句贴心问候、每一个问题的妥善解决,都是提升客人满意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