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党的生日之际,红研智己红色文化研学队兵分两路,深入江湾镇栗木坦村与低源村,开启了一场“红途寻迹·党魂铸心”的实践之旅。作为革命老区的栗木坦村,承载着红军时期的烽火记忆;而低源村则以基层党建为窗口,展现红色精神的当代传承。两队成员分别通过沉浸式学习,触摸红色历史脉络,感悟初心使命。

栗木坦村 革命老区的烽火回响
晨光中的党课 誓言与初心共鸣

清晨,栗木坦村委办公室内,党员们围坐一堂,重温入党誓词。研学队员列席这场特殊的党课,看着老党员们眼中的坚定,才懂得“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是扎根乡土、守护一方的行动。这堂生动的党课,让红色基因在年轻血液里开始沸腾。

老物件里的烽火记忆

跟随党员同志的脚步,研学队走进村史馆。斑驳的马灯、褪色的军号、磨旧的布告……这些老物件仿佛推开了时空之门。它们是沉默却震耳的历史证人,磨损是坚守的注脚,它们让我们触摸到革命岁月的脉搏,懂得今日山河安澜,皆因有人曾披荆斩棘。

路灯背后的红色密码
1934年红军挺进江西婺源时,曾以“熄灯为号”守护百姓。栗木坦村地处要道,红军在此设立临时哨所,利用路灯与村民约定:若遇敌情,立即熄灯示警。这一暗号延续数月,未让一户百姓遭难。如今,这盏灯已成为村史馆的“镇馆之宝”,见证着军民鱼水情。

党员们的热情介绍,不仅带我们揭开了栗木坦村的红色过往,更让我们明白了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红色文化是栗木坦村的根与魂,更是当代青年的精神灯塔。

低源村 基层党建的初心答卷

于基层寻红色传承星火
另一队抵达江西上饶婺源低源村村民委员会。这处质朴而庄重的建筑,不仅是基层党员践行使命的阵地,更是红色精神赓续传承的载体。

看荣誉里的为民坚守
走进低源村党群服务中心,荣誉墙满挂的奖牌,是基层党组织服务成效的生动注脚。“用我真诚服务,换您满意微笑”,办公区工作人员专注忙碌,诠释着为民初心。墙上“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标语醒目,服务事项、流程清晰呈现,这里是党群连心的桥梁,以实际行动让红色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化作服务村民的日常坚守。


汲取基层红色奋进力量
在服务中心,低源村的党员们热情地与红研智己红色文化研学队的队员交流。他们分享基层工作中的坚守,讲述在岁月洗礼中铸就的对党的忠诚与为群众服务的初心。这些故事深深触动我们,更坚定了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从他们的眼神里,我们看到对党和人民的赤诚,对基层事业的热忱,他们的经历与精神,是我们学习传承红色文化的宝贵财富。





(跟随党员参与村庄清扫)
缅怀革命先烈
踏入烈士陵园,青山环抱间,先辈们的故事在静谧中流淌。红研智己红色文化研学队成员沿着蜿蜒小径拾级而上,背包里装着崇敬,也装着探寻红色记忆的热忱。抵达墓碑前,整齐列队、深深鞠躬,那一个个墓碑,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热血与牺牲。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向英烈致敬,让红色基因在心底扎根,誓将先辈精神传承弘扬。


从栗木坦村的烽火记忆到低源村的基层坚守,从老物件的温度到荣誉墙的重量,红研智己研学队用脚步丈量信仰,用心灵感悟传承。红色基因不是尘封的史料,而是跳动在当下的脉搏——它在党员的初心里,在基层的实践中,在青年接过接力棒的誓言中。未来,队员们将把这份红色力量带回校园、带入社会,让革命精神照亮乡村振兴之路,让青春在传承中绽放光芒。